English

京城的“乡下部落”

1999-11-14 来源:文摘报  我有话说

马秀莲

以能吃苦闻名的“浙江村”

名闻遐迩的“浙江村”在北京南郊的大红门。龙湫、京温、源鑫……几十家批发商城挤的满满的,每家的摊位都在500个以上,撑起了北京乃至于华北的服装市场。

“浙江村”的第一道风景线是窗帘店多。店里原料不用愁,许多人浙江老家就有窗帘厂。而吃苦耐劳的精神是浙江人的一大特征。今年不过才二十多岁的杨伟强同妻子经营两间共25平方米的店面。每年房租要9万元,每月工商税费600元。他们没有休息日,除了过年回一次家。

“浙江村”的第二道风景线是皮衣加工坊多,这些作坊提供了每天北京市场上约5万件皮衣产出中的80%。黄文霞家不足20平方米的房间中放3台缝纫机,一张裁剪桌,皮料,成衣,以及3张床。父母的床在房间的一角,拉上了帘子,姐姐和小妹妹的床就藏在姐姐每日站立的裁剪台下,而她的床则吊在不过才2米多高的房顶下。父亲负责进货,母亲做饭,姐姐裁,她和小姊妹缝。旺季已到,黄文霞须每天20小时地重复动作,才可以有十几件衣服的出产。

汗水与屈辱交织的“垃圾村”

小清河水与圆明园后墙之间掩映的树林里,许多大院居住着安徽人、河南人、四川人……他们以废品回收为生,其中又以安徽霍邱县叶集人为最突出的一支。

5O多岁的老万家五斗柜上的彩电与小屋相比,显得太大了——那是回收的旧货。老万属于“看楼”的那一种,即交一点管理费,将一个居委或几个大院“承包”下来,他的“点”在动物园处。每月160元的房钱、1度1元的电费等,每月不过节余300元。这300块,包含的不单是汗水,还有对自己身份的屈辱的体验。有时中午趁人多时在楼下吆喝一声“收废品”,楼上立刻传来难听的咒骂声。

河南人干个几年后,有了资本,便不再走街串巷,开始当起了坐商。方师傅现在专营可乐塑料瓶。在自己砌的两间小屋前,经过粉碎的、装成蛇皮袋的瓶子已堆成了一个宽高各五六米、长约十几米的堆垛。这主要运往上海与江浙一带,用于化纤生产。他雇了几个湖南人作帮手,主要负责将塑料瓶除去塑料纸,粉碎以及送货等。方师傅谈起生意来神采飞扬。他说有次他的一批货价格从11000跌到7000,1个月就赔了8万。“不过,赚起来也多!”

具神秘色彩的“新疆村”

在北京,有个充满异乡风情、且具几分神秘色彩的地方,那就是魏公村的“新疆村”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